top of page

治疗师亲述:用ABA治疗帮助自闭娃家长

作者简介:

刘子政老师是一名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(BCBA),心理咨询硕士,专业从事儿童学习及发展领域相关工作,帮助自闭症、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、学习障碍、心理障碍等特殊需要的儿童。

他曾在不同的非盈利性组织工作, 工作期间采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技术,比如焦点解决治疗 (Solution-focused Therapy)、个人中心治疗(Person-Centered therapy)等,以帮助不同的发展/心理障碍人士。

同时,他获得多个心理治疗类别的训练/认证,包含认知行为治疗(CBT)、理性情绪行为治疗(REBT)、接纳与承诺治疗(ACT)。这让他创建的摘晨星中心(Upon Stars)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ABA机构,因为该机构得以提供了范围宽广、内容丰富的行为及心理治疗手段。

*以下内容为刘老师亲述:

几年前,我曾接触一个印象深刻的个案。个案是一个10岁的孩子,名叫小天。

小天是一个自闭症的孩子,有一定的暴力倾向,行为不受控制,即使家里有一个大人也很难看住。因为家里没有其他大人,小天父母只能双双辞工,仅靠领取微薄的政府津贴一边生活一边照顾小天。

由于缺乏科学的干预方法,这对父母常常为孩子的各种行为焦头烂额,生活每况愈下。

透过朋友介绍,他们认识了应用行为分析(ABA)治疗,选择了我当时工作的机构

小天与ABA

随后,我给小天做了评估,发现他有比较严重的行为问题,比如攻击别人、用力摔东西。在和他的父母商量后,我们决定着重小天自理能力的培养,重点关注问题行为。

小天的个案是棘手的,首先家长从前没有对他进行过干预,所以长久地积累了很多问题。其次,小天的父母也无法配合孩子的干预。因为他们已经习惯用喝止、怒斥等不正确的沟通模式,导致一时间难以调整成我们建议的沟通模式。

我们的治疗过程一度陷入僵局。

配图一.png

小天家长的烦恼

除了个案问题严重带给我的压力外,我的压力也来源于另一个地方。

因为是居家治疗,我需要定期去小天家进行干预。我至今还记得每次小天父母打开门的样子——他们总是非常疲劳和困倦,两眼无神,甚至能看到妈妈眼泛泪光。一开始我还不以为意,以为是两夫妻普通的争执。

但久而久之,与小天父母的多次交流后,我才体会了他们的感受。

原来,除了担心小天的干预进展、担心生计问题、害怕亲友的看法,以及普通家庭的鸡毛蒜皮。更重要的是,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也焦虑无比。

因为需要长年累月全天候照顾小天,对他们精力要求巨大,导致他们先后舍弃了事业、生活、社交,甚至与其他家人相处的时间。

在外面的时候,他们也担心小天会影响路人,所以几乎不敢将他带出去。这样一来,一家三口只能窝在家里,不与人接触,慢慢大家的心情也阴郁起来。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能够坚持多久。

我了解他们的情况后,慢慢体会到他们生活的不易。在专业上,我对自己的要求更加苛刻,也努力寻找更恰当的方式来协助小天的父母,选择更为适合小天的干预方式。

swing.png

小天家长与ABA

后来有一天我放假,在路上逛街。

突然,一个熟悉的身影在马路对面冲过来。我抬头一看,原来是小天的妈妈。她开心地和我打招呼,我也微笑着回应。

看到她一个人走过来,我的心底升起一个巨大的问号,怎么小天和爸爸没有在?因为小天父母总是和小天形影不离,通过两个人的通力合作,才能将卷入问题行为的小天稳定下来。

当然,小天妈妈很快就解开我的困惑。她与我聊到小天的近况,告诉我经过一段时间治疗,他的进步越来越明显,减少了很多的攻击行为,因此小天爸爸已经可以独立照顾他了。她空余出来的时间呢,得以出来工作以补贴家用。

现在她的状态不错,工作后认识了新同事和朋友,最重要的是可以喘喘气,夫妻两人可以“换换手”。

他们的生活不再只有“唯一”的小天,多了喘息的空间。

我想也是,当一个家长能够照顾小天,另一个家长应该要走出去,去工作,去见亲朋好友,去聚会。人毕竟是群体动物,渴望与他人的连接。

小天的进步,不仅帮助了他自己,也让妈妈、爸爸多出了许多喘息的空间。

一家人.png

治疗帮助了谁

这件事让我有了很大的感慨——改变的力量如此强大。

一个孩子的改变,不仅影响他本身,更会影响他的环境、他身边的人

在我们当时的机构,除了ABA外,我们也做家庭辅导。因此,我们时常会做一些帮助家庭的公益活动。比如,

我们经常会去帮助和辅导患有重病的孩子的家庭,做适当的心理关怀。

我们会和孩子玩游戏、做有趣的互动。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,给自己放个假。那时候的我很年轻,还不能体会到这样的服务对家长的意义。

直到我开始进入ABA治疗行业,带到许多困难的个案,才知道带这些孩子确实非常吃力。不只孩子需要支持,家长也需要支持。家长因为大幅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,本身可能正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
这短暂的两三小时对家长是如此重要。他们可以短暂地“回归生活”,卸下重担,小小地满足自己的需求。

了解到家长的需求后,在后来的工作中,我也慢慢尝试将部分工作重点放到家长身上,而不仅是孩子。

 

我希望,ABA受益的对象不只有孩子,还有家长。

-END-

注:文中小天为化名,治疗案例经必要的编辑修改以保护小天隐私;图片来源于Freepik

摘晨星二维码.jpg

关注我们 

bottom of page